站点切换
毕节市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业务活动信息  >  造血干细胞捐献
业务活动信息
赫章县红十字会到贵阳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文章来源:   时间:2024-10-14 11:42:57  

      初次见到陶洋,是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一个阳光、有些腼腆的大男孩,面对即将开始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没有一丝的紧张和害怕,反而有点儿激动和期待。

  陶洋,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人,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今年是他坚持无偿献血的第7个年头。陶洋至今已累计献血14次,共5600毫升,平均每半年一次,此举还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铜奖。

  如今,他再次刷新自己的公益“里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17808例,贵州省第494例,赫章县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718960928313183.jpg

                                                                                            赫章县红十字会看望慰问陶洋


  谈起做这件事的初衷,陶洋说:“在刚开始献血的时候,我就了解过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流程,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2019年,我和朋友在街上偶然遇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当时就留下血液样本,加入中华骨髓库等待配型。”

  据了解,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相合率为几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正因为配对成功率极低,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奇迹”。

  今年5月,毕节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联系上陶洋,并告知他一名血液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赠造血干细胞。得知这一消息,陶洋既开心又激动,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1718960889276202.jpg

                                                                                    采集结束,陶洋与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合影留念。


  他感慨地回忆说,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此次配型成功,期间他曾有一次也配型成功了,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后来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流程,“当时挺遗憾。”陶洋说。

  6月16日起,身体健康的他每天都要打两支特殊的针剂“动员剂”,用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偶尔会有腰痛、关节痛等轻微不适症状,但比起正在受到病痛折磨的患者来说,这些短暂的不适都是可以克服的。”陶洋说。

  6月20日,在注射完最后一支动员剂后,陶洋进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最后一个环节——造血干细胞采集。

  

1718960907413372.jpg

                                                                                                            采集造血干细胞中


  当日9时30分,采集工作正式开始,陶洋躺在病床上,病床旁的机器不断运转,机器的管子一头连着他的血管,另一头,连着为血液病患者通往希望的“生命之桥”。

  历时2小时,顺利采集了134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珍贵的造血干细胞将被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给病患带去生命的新希望。

  针管拔出的那一刻,陶洋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着那袋粉红还带着温度的“生命之源”开心地笑了。


1718960935986783_副本.jpg

                                                                                                    患者家属写给陶洋的感谢信

  

  受助人家属委托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给陶洋一封感谢信:“是您的一份善举给了我孩子继续书写人生的可能,给了我们全家新的希望……” 

  手拿着这封感谢信,陶洋感慨道:“能帮助到别人我很幸运,相隔千里的他也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