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早晨,达溪卫生院门前的采血车刚停稳,便有村民排起长队等待初检和献血。这场由大方县红十字会、大方卫健局联合市县血站启动的集中献血活动,在三天时间里先后走进乡镇与城区,为临床用血需求注入汩汩“生命暖流”。活动期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同步向献血青年系统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与政策,让爱心在传递血液之外,更播下生命接力的种子,实现无偿献血与生命接力知识普及的双重推进。
此次活动正值全市临床用血库存告急之际,大方县红十字会通过前期在公众号和大方发布平台发布倡议书,呼吁18-55周岁、体重达标(男性≥100斤,女性≥90斤)的健康公民参与无偿献血。据现场人员介绍,活动首日在达溪卫生院便吸引了周边乡镇群众踊跃参与,随后两日设在城区的采血点更是迎来青年群体献血高峰,不少大学生、干部职工加入爱心队伍。8月1日,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乌蒙战旗志愿服务队组团献血,在他们的节日,为社会献上了一份爱心礼物。
截至活动结束,共有198位爱心市民成功献血,献血量达64700ml,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这些热血,将被及时送往各个医疗机构,成为生命延续的有力支撑。
在献血点现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册、手机播放动画演示等形式,向青年群体详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健康要求及保障措施。结合毕节市“三免”优待政策(对获得相关奖项者提供免费游园、乘车等福利),工作人员特别说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样可纳入优待范围,且捐献过程安全可控,与无偿献血在健康要求上高度契合。“以前总觉得干细胞捐献很遥远,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登记入库后只有万分之一的匹配概率,一旦成功就能救白血病患者一命。”刚完成献血的大学生王同学当即表示回家征求父母同意后将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作为常态化献血服务的补充,此次活动延续了大方县“固定点+流动式”的服务模式——每周二西大街妇幼保健院爱心献血屋正常开放,遇用血高峰时增设临时采血点。县红十字会通过这次活动不仅缓解了临床用血压力,更通过“献血+宣教”的组合模式,让科学理念深入人心。此外,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讲也将陆续走进街头,让更多人理解“生命接力”的意义。